上世紀50年代,我國百廢待興,基礎工業落后,經濟貧困,電力更是成為阻礙經濟發展的一大因素。在新疆等地區,電力嚴重短缺,人們生活水平無法得到提高,為了穩定新疆的民心,提高新疆地區的經濟水平,我國政府決定在新疆建立一座現代化的中型火力發電廠。
地址確定后,1952年5月11日,葦湖梁電廠一期工程破土動工,眾多官兵投入到電廠建設中,當時沒有大房子和先進的機械設備,他們的吃住條件非常差,但是依然依靠人拉、肩扛、滾杠、國產手拉葫蘆等這些原始的吊裝設備,將重達幾十噸重的鍋爐一點點安裝到了電廠的主廠房中。
1953年12月,葦湖梁電廠1號機組正式投產發電,當地市民紛紛自發慶祝這一喜事。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力成為火力發電廠建設的主要力量,手拉葫蘆的使用使人力在省力的同時幫助他們完成了不可能的吊裝任務,這大約便是其被稱之為神仙葫蘆的得名原因吧。